川普施政百日,三学者指未见政绩,惟已改变中美欧关系

美国总统川普今日会在密芝根州庆祝他上任一百天,他的阵营宣称是美国史上新政府上台最成功的一百天,但三家机构的民意调查显示,他的支持度只在39%至45%之间徘徊,是过去七丶八十年来多任总统最低,而本台访问的三名学者均说不出可以视为川普政绩或成功的政策,当中,法国政治学者高敬文教授(Jean-Pierre Cabestan)直言,川普带来一片混乱,亦影响了国际格局,但他与林和立仍认为,其政策之影响是否无可挽回,仍有待发展。

20250429_17459151575226
4 川普上任一百天,搞动国际风云,中美欧关系正在微妙变化。

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Jamestown Foun诶ation)高级研究员林和立指出,川普颠覆了美国数十年来的传统价值和政策,包括用人惟亲丶破坏法治和三权分立丶放弃以资源扶助低下阶层的大社会政策等,而最重要的,是在外交关系上放弃作为民主等核心价值捍卫者的角色,而单方面以“对等关税”为名推动的高关税,更是打破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美国建立的国际贸易规矩,他形容这是“自废武功”,但又无助美国本土经济,更令美元眨值近 9%。

他认为,以川普发动犹如中国文革的把戏而毋须面对更大的反抗,是走运,因为民主党溃不成军,形成不了反川普平台,接下来能否阻止这些行政命令通过国会成为政策,以免对制度的颠覆和坏影响生根,还要看民主党能否在年内作出表现。

巴黎亚洲中心高级研究员高敬文教授和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科学院讲师孔永乐亦未能举出川普入主白宫一百天内有什么政绩,高教授还说,川普团队月初已列出他们取得多少成就,相信一百天时,会有更长的名单,包括已与多少国家就关税进行会谈,但对外而言,这实在算不了什么。

中美斗而不破 林和立指遏华力度逊前朝

中国被美国视为敌对国,外间一般认为,川普促使俄乌战争尽快结束,就是为了集中资源应对中国,中大的孔永乐认为,中美紧张关系将难以纾缓;不过,高敬文补充,中美均希望就关税达成协议,并表达商讨意愿,以免贸易停摆,更不相信中美会脱鈎,他解释,美国大加关税时,把iPhone和一些电脑产品划分出来,而中国反制时亦避开对美国重要的货品,可见双方都不想影响对方重要的货品,两国在关税战中仍保持互相依存。

林和立更认为,现时的中美关系基实是模糊的,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央官员夏宝龙指美国想藉着关税战“取我们的命”,其实是指美国欲打破中国机制,视美国为最危险对手,中美关系难以好转;但实际上,川普的遏华力度其实低于前总统克林顿和小布殊,至少在过去三个多月,看不到川普有在军事上(包括军备)和地缘政治上遏华;他更相信,中美很可能会就贸易达成协议,这对中国在东南亚扩充其实有利。

东南亚对中国普遍有疑虑 难建反美联盟

他认为,川普欲寻求美国丶欧洲及亚洲的三极权力平衡,但能否成功,存在很大疑问,因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本身想建立其“命运共同体”的新贸易秩序,结果川普的霸权表现反而为习近平搭建了表蜒惕台。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不会从这舞台获益甚多,因为中国与日本菲律宾等国有地缘政治争议,以致东亚及东南亚诸国对中国霸权仍有顾忌或疑虑。另外,美元霸权仍是美国维持强势的“杀手锏”,现时虽在一片去美元化中“输左一大截”,但中俄等国欲推出新国际货币来取代美元,仍远远未能成功。

法国的高敬文教授亦有同感,指除了地缘政治外,中国在东南亚诸国的经济和投资均具有主导地位,令该等国家对中国抱有忧虑,观乎习近平最近出访东南亚三国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和新加坡前总理之妻白晶转发批评习近平是黑社会头子的帖文便可想见。但他不认为,东南亚国家会因此放弃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的“竹子外交”,相信该等国家仍希望日本丶美国及欧洲继续留在当地,以缓和中方影响,除非他们要被迫选边站,而现时匝檀看到这情况。

中大的孔永乐亦承认,中国近日未能在美国霸权之时在东南亚取得更强联盟,是因过往有做得不足之处,特别是在软实力方面,但在现时逆全球化的情况下,全球南方地区有影响力,中国若要取代美国,须做得更好,要在各种事情上站在更好的道德高地上。

高敬文:欧洲疑华更重 北京难拉拢 撤制裁有利议会确认CAI

欧洲方面,有评论估计,为在中美门争中争取盟友,中国会对欧洲示好,但林和立认为,中欧可能在贸易上可以加强,但价值上难以“走近”,因为欧洲的最大敌人是俄罗斯,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亲俄,将被欧洲视为俄罗斯的同路人;加上中国实力寞俄罗斯强,更是危险。

熟悉中欧政治的高敬文亦指出,美国在欧洲的存在感会减弱,特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角色会转轻,中方会期望拉拢欧洲国家,但对改善中欧关系,欧洲主流仍是抱持怀疑态度,心忖不知中方会在事件中获得什么好处。事实上,中方近期虽有向欧洲示好,但却口惠而实不至,未有任何退让。

刚在日前赴澳门出席一个有关中欧关系研讨会的他说,会议中看不到中国有所让步,虽然有中方人士表示,可以向中欧和东欧的友好国家给予优惠,但这是分化欧洲,是不行的,高教授直言,会谈由布鲁塞尔(欧盟事实上的“首都”)进行,必须考虑欧盟大部分成员国的利益。

有报道称,中方愿意作出的退让是撤销早前对欧洲议会议员和智库成员的制裁,若此,将可重启议会确认中国-欧洲联盟全面投资协定(简称CAI)的途径,一旦协定获得确认,将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大好事。他续称,接着便是谈中国市场淮入的问题,认为这将有利吸引欧洲投资,弥补去年在华欧洲资金减少的情况。他强调,若中方不让步,欧洲是不会动的,因为欧洲现时的优先事项是再工业化,那便需要对入口电动汽车徵税。

翻查资料,中国在2021年对五名欧洲议会议员施加制裁,以报复欧盟制裁中国官员。香港英文报章《南华早报》日前引述欧洲议会发言人称,议会与北京就中方取消制裁议员的讨论已进入“最后阶段”,这将为改善中欧关系铺平道路。不过,发言人补充,欧盟未有计划取消对中国官员的制裁。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