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经济方向继续调转 唯民众难拾市场信心
|12月12日,中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落幕。会议定调将实施“更积极”的宏观政策,以扩大内需、稳定楼市和股市,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等措施,明确释放出明年将加大力度放水以提振经济的信号。不过,部分市场观察人士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些政策“讲来讲去,都是口号”。从多方位分析,目前当局的救市力度确实显得不足,大多数措施“大且空”,难起刺激效果,且普通人正面临失业压力和市场监督不力的恐慌,根本不敢花钱,自然难提振消费。
“火箭筒”式景气刺激
综合媒体报道,今年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意图明显,从货币到财政,从股市到楼市,不断推出新措施,9月底,当局从央行、证监会、住建部,再到发改委,接连召开发布会,用一连串的刺激政策,试图打消民众的疑虑。不仅如此,央行推出了在中国从未出现过的全新刺激工具,允许银行贷款给企业,用以回购自己的股票。10月份时,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8个,比上月增加8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当局已于12月9日的会议上为2025年的经济蓝图定调。特别是针对明年的货币政策,此次会议首次打破一贯的“稳健”基调,转而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表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被外界广泛解读为当局对明年经济前景充满危机感。
在这样的危机意识之下,中国政府推出“火箭筒”式的景气刺激。但实际情况是,中国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双双弱于市场预期,显示中国经济依然受困于疲弱内需,刺激政策也显得不切实际。
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的刺激政策效果不佳是明显的无视民生根本的结果,这个走向主要来自于民众在生活工作压力大的同时,对市场失去信心。一方面国内经济持续转差,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岁至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8%,高于7月的17.1%,8月全国25岁至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9%,为5月(6.6%)以来最高,6月和7月的数据分别为6.4%和6.5%。中国8月全国30岁至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9%,与7月持平;5月和6月的数据维持在4%。
尽管中国官方数据显示,11月的青年失业率稍有下降,不过仍然连续4个月维持在17%以上。与此同时,中国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1月公布,明年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比今年增加4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将为就业市场带来更大压力。中国教育部部署在各大学实施协助就业行动,9月至今已展开逾5.5万场招募活动,提供职缺信息1093万条。然尽管如此,对于中国年青人来说,能够顺利拿到理想职位依然很难。
在长期的经济政策不合理之下,中国的工作机会竞争太剧烈,甚至令年青人走上歧途。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1月发生应届毕业生返校持刀杀人,造成至少8人死亡,17人受伤,官方调查显示行凶动机是“考试不合格未拿到毕业证书,以及对实习报酬不满”。无锡案翌日,广州的广东工业大学又发生留宿学生伤人事件。
“糊弄式”市场监督
除失业滋生的不良情绪外,另一方面是上位者令人啼笑皆非的“糊弄”手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良品铺子事件,中国网红松哥打虎10月份发布视频称,良品铺子的配料表涉嫌造假,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后发现,良品铺子在藕粉中掺杂木薯淀粉,酸辣粉内未检测出有“粉”。这并非良品铺子第一次曝出食品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良品铺子的搜索词多达2800条以上,投诉内容包括食品中有异物、疑似有虫子等。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良品铺子在这次被坐实的风波中不仅未受到任何处罚或整改的要求,反而是举报者视频被迫下架。同时,中国两大知名媒体为良品铺子持续背书,在食品安全风波闹得如此剧烈的情况下,良品铺子“喜迎双奖”,包括在新华社举办的2024年企业家博鳌论坛上获“2024年食品与健康匠心企业”及第一财经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上获“年度新秀奖”。目前这一事件仍在中国各个平台上广受争议,有网民戏称“或许良品铺子还真是‘最安全’的”。
中国有句老话是“民以食为天”,然而中国在食品安全方面问题不断,前有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事件,后有油罐车运输丑闻,惊魂未定之下,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之一暴雷。也许股市、楼市确实是中国政府需要关注的重中之中,但普通民众生活在工作重压之中,空闲之余还要面对各种食品陷阱。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局仍坚持自说自话,长期忽视民生根本,民众对市场失去信心的同时必滋生悲愤情绪,相应的,再多的刺激措施也只能成为上位者推出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