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成青年杀手:美中如何突破合作僵局?

自芬太尼滥用问题在近年来成为美国青年死亡主因后,美国政府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政府合作,以阻止来自中国的前体化学品通过墨西哥流入美国。然而,双方在相关合作中似乎面临诸多阻碍。本周三,学者们在一场智库活动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据本台此前报道,明年1月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他计划在执政后对中国进口货物加征10%关税,并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关税,以应对芬太尼毒品大量涌入美国的问题。特朗普批评上述国家未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毒品流入,并称美方与中方的多次对话“毫无成效”。

芬太尼滥用现已成为美国18至45岁年轻人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70%的死亡案例与芬太尼有关。其供应链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制造的前体化学品经墨西哥贩毒集团加工后走私进入美国,形成了复杂且难以打击的毒品网络。

本周三,美国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便针对芬太尼滥用问题举办了研讨会。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和犯罪学系教授彼得·鲁伊特(Peter Reuter)在会上表示,由毒品滥用导致的美国公民死亡人数持续攀升,这使得应对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鲁伊特说:“如果回头看1978年的数据,会发现美国因药物滥用致死的人数在过去45年持续不断上升,这种增长非常稳定,大约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每10年翻一倍。这个趋势甚至早于芬太尼危机爆发之前。……去年的死亡数字大约为9万出头,20年前,这个数字只有2万。”

此前,拜登政府在阻止芬太尼化学前体从中国流入美国的问题上与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例如,在去年11月旧金山的拜习会后,双方重新恢复了禁毒会谈;今年9月,中国还将3种前体化学品新增至管制清单。然而,两国在阻断芬太尼供应链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像是中国的化学品制造商能够迅速开发新种类的前体化学品以规避法律管制。此外,中国政府长期强调,美国毒品泛滥的根源在于自身问题,整体责任应由美方承担,美国应珍视中方的合作善意。

学者:相比打击供应链 美中应合作查缉犯罪团伙

布鲁金斯学会禁毒专家旺达·费尔巴卜-布朗(Vanda Felbab-Brown)就此在研讨会上指出,自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便相当重视芬太尼化学前体的外国管制问题,但要完全遏止芬太尼流入是个相当艰钜的任务。因此费尔巴卜-布朗建议,美中之间的合作重点应该聚焦打击供应链背后的犯罪团伙。

费尔巴卜-布朗说:“关键问题在于中国犯罪集团的力量、它们和其他犯罪活动的联系、洗钱问题、以及它们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的风险。因此,这不仅仅是切断供应链的问题,而是需要国际社会一致努力,共同打击有组织犯罪。”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运营研究与公共政策教授乔纳森·考尔金斯(Jonathan P. Caulkins)在会上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将合作目标聚焦于打击犯罪集团,比试图遏止芬太尼流入更具效率。

他说道:“如果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放在打击这些每年赚取数十亿美元的强大犯罪组织上,而这些组织正在破坏重要伙伴国家的民主制度,那么就能为合作应对这一问题创造更多机会。我认为,不应让执法机构分散精力追逐难以实现的目标,例如减少药物过量死亡人数……我们应该释放更多资源,全力打击这些强大的犯罪集团。”

此外,费尔巴卜-布朗还在会上谈到,特朗普关于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的提议并非虚张声势,其在上任后确实可能推动该政策落地,因此前述三国政府应更加谨慎地处理与芬太尼相关的问题。她同时强调,即使该政策得以实施,也未必能够有效解决毒品问题,反而可能破坏国家间关系。然而,美国通过这一提议释放了明确信号,表明经济与安全密切相关,无论哪个国家与美国互动,都应以遵守法治、打击犯罪为基础。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