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林:美中互斥 侦查气球事件令双方关系愈加紧张


美国和中国近期因空中飞行物展开激烈交锋,无论是中国侦查气球进入美国空域,还是中国对美国气球进入别国领空的指责,都令美中两国的紧张关系再次升温。

这场自2月4日开始纷争至今未停,最初,美国发现一个来自中国的侦查气球在美上空飘流,美军方使用F-22战斗机对此进行击破,但在之后的几天内,美国和加拿大陆续击落三个来历不明的飞行物。尽管到目前为止只有第一个气球被确认是来自中国,但后续一段时间内再次出现的多个不明飞行物令外界质疑,这是否依旧是有过“前科”的中国当局的手段。

美国、中国相互驳斥

在这样的争议声中,中国外交部似乎沉不住气了,14日指控美国仅在2022年以来就有超过10次以上的向中国派放侦查类气球。该言论令美中双方之间的对峙升级,白宫表示,中方的指控并不属实,并强调美方没有让气球飞越中国领空。

当日,再有新的情况被各大媒体曝出,均称美国从来自中国的气球上回收了关键传感器。而传感器的用途则是将侦测环境中的讯息传送至其他设备上,可以感知多种信息,包括图像、声音、温度、电子信号等。若只是如中共当局口中所说,高空气球仅是为不受控制的气象气球,那传感器的存在则让众人认为其气球误入美国说法是个谎言。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利用空中飞行物侵犯包括且不限于美国的领空,以及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因此将六个与中国间谍气球有关的实体加入到出口黑名单中。美国商务部说,这些公司正在支持中国军事项目,包括飞艇和气球。

美国政府此举,已经说明中国隐蔽的侦查活项目不仅对其造成威胁,也对世界各国产生威胁,相关官员透露,“我们齐心协力查明并阻止中国使用监视气球,这些气球侵犯了美国和40多个国家的领空”。

《纽约时报》也在近日揭露,有大量证据表明,中共一直寻求利用高空飞艇跟踪地面活动,而相关活动是出于中国国内的和军事上的需求。

北京则在15日对此回应道,将对美方因气球事件“反应过度”的行为就损害中国主权安全的有关美国实体进行“反制”。

中共激烈争锋的态势则让外界加深对美中关系缓和的消极看法。新加坡外交部前常务秘书考斯甘对此表示担忧,并认为“一个气球飞越美国和其他国家就还好,若是飞到比如说台湾海峡,大家的反应会大得多”。

台湾被聚焦

这样的观点并非少数,在美国和加拿大空域陆续又发现不明飞行物并进行击落后,有媒体将不明飞行物的情况聚焦在台湾,相关报道称,台湾有高阶官员透露,近年来台湾上空曾出现数十个中国军方气球。

报道中还说,侵入台湾空域的中国气球,飞行高度大多是2万英尺左右,比4日在美国被击落的中国气球的飞行高度更低,且材质不同。虽然台湾国防部后续表明没有在本岛及附近发现任何来自中国的监视气球,但这样的报道让本就因此关系紧张的美中之间再添火气。

中共频繁动作想要飞越台湾海峡引发的不安下,飘向美国的气球似乎成为加重地区争端的导火索之一。对比去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共取消与美国在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等多方面的磋商的行为来看,一个气球是否会再度令和平与稳定变得脆弱令人担忧。

关系回暖可能性低迷

就在美中两国唇枪舌战之际,因中国侦查气球问题暂停访问中国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可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与中国外交主管王毅会晤的消息传出,令气球事件引发的美中紧张关系出现冷却的迹象,但后续美国官员们均不愿证实二人会晤的消息的举动,又引发拜登政府对北京的态度是否再次回到去年G20两国领导人见面之前的思考。

气球事件下,无论是中方绝不认错的姿态,以及叫嚣着美国对于该事件反应过度的强硬语气,还是美国对于中国搜集情报的担忧,和众议院一致决定谴责中国在美上空施放侦查气球行为的直言不讳,都在令稍有起色的两国关系仿佛又陷入冰点。

澳大利亚前国防和外交事务官员施林普顿说,双方的反应都表明缺乏成熟,缺乏冷静,“这绝对不仅仅关乎一个愚蠢的气球,这还预示着未来的真正挑战和种种问题”。

长期研究美中关系的专家罗奇说,双方现在很像是处于一场新冷战的初期阶段,稍有闪失冷战就会升温,“可能是台湾、南中国海、或谁知道许多事情中的任何一个,甚至是气球爆碎”。

“中国威胁论”逐渐成为美国当下共识,与间谍性质挂钩的中国气球再次将美国无论是官员还是民众对中共的恶感聚焦,而中国外交部在该事件中咄咄逼人的态度令两国之间的外交对峙不断升级。即使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和中国依然会开放相互沟通的渠道,但双方关系回暖的可能性即使没有在气球上归零,也会在下一个科技、军事,亦或者是人权事件上持续降低。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