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拜习峰会是场”互不相让的对话”

《时报》周报发表评论称,尽管中美领导人举行峰会的地点同当今世界的危机热点万里之遥,但此次会晤对世界和平可能产生的影响却不容小觑。这篇题为《让我们坐下来谈谈吧》的评论写道:

“如果会谈得以举行,自然是件好事。因为如果中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不进行相互交流,那么,乌克兰和中东的地区性冲突引发全球性战火的风险就会进一步加大。在上述两场冲突中,北京和华盛顿的立场都截然相反,在乌克兰,中国为俄罗斯撑腰,放任普京的侵略行径。而对于中东局势的升级,北京则认为罪责全在以色列一方,并对哈马斯的恐怖袭击予以淡化。凡此种种,都为寻求政治解决方案增加了难度。

中美首脑一年前在巴厘岛举行会谈之后,拜登和习近平都对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表现得令人惊讶的无动于衷。直到最近,双方才发出希望缓和的信号。显然,双方都已意识到,如果让这两个世界强国之间的争执继续激化,将造成极大的风险。

中美之间的争端首先是权力政治的较量,事关印太地区的霸主地位,以及未来世界将由谁来主宰。其次,它也是双方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的角逐,确定谁将领先尖端科技。第三,是双方之间,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备竞赛。第四,这也是一场制度之争:民主制度能够抗衡专制政权吗?第五,这也是就未来世界秩序展开的竞争。以西方为主导的、捍卫普世人权的自由世界能够维持下去吗?抑或禁止一切外来干预的政权最终将成为标准模式?

中美之间的争执已经演变为原则性冲突,如同当年西方同苏联之间的冷战。对拜登而言,同中国的战略竞争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外交挑战。在政治上严重分裂的华盛顿,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几乎所有各方都在这一问题上同拜登形成了高度共识。”

评论指出,无论是在俄乌战争,还是中东冲突问题,北京和华盛顿都有明显的立场分歧,而在台湾问题上,双方也没有很多妥协的空间,有鉴于此,对于此次中美峰会,各方不应抱持过高期望。

“近几周来,中美双边的谨慎接触还是给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显示北京和华盛顿或许已经意识到,相互对抗将会带来多大的风险。毕竟来自乌克兰、以色列和加沙的恐怖画面,已经带给了全世界深深的恐惧。

正如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哈斯((Ryan Hass)所言,拜登和习近平的对话现阶段将只会是一场”互不相让的沟通”。但至关重要的是,这种对话即将在旧金山拉开序幕。无论这种对话多么艰难,但只要它能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方就应当皆大欢喜。”

对于本周进行的中美军备磋商,慕尼黑《信使报》发表评论称:

“有时候,往往是一些小事最终会形成大趋势。中美之间的核谈判就有可能成为奠定某种趋势的基石,成为双方愿意管控风险,不让风险失控的信号。双方就各自核武库问题举行对话,就在几个月前,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现在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履约核查执行局局长斯图亚特(Mallory Stewart)以及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孙晓波就’军备控制和核不扩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美国敦促中国增加核领域的透明度,’采取实质性措施降低在核领域以及太空领域的战略性风险。’

这类会谈中具体的裁军建议以及惊人内幕,当然不会对外公开,在双方初步接触的阶段尤为如此。但由于中国曾长期拒绝就核武问题同美国进行谈判,因此此次会谈无论是否达成共识,都是向前迈出的重要步伐。当前,中美两个超级大国至少要做到和平共处。因为高度武装的中美两国关系目前非常脆弱,任何干扰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危险。”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