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 中国在北部湾划新基线,越南低调回应
|继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海域爆发争端及摩擦之后,北京本月在南海另辟战场,对象则换为关系平顺的越南。 3月14日,越南外交部针对中国3月初公布北部湾(Gulf of Tonkin,又称东京湾)北部领海基线一事,呼吁北京尊重国际法和他国之权益。
中国外交部今年3月初发表有关北部湾北领海基线的声明,并称该基线法源来自1992年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因此公布北部湾北部的领海基线,并列出一系列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
北部湾位于敏感的中国与越南领土中间海域,越南首都河内及中国海军要地海南岛位于两侧,该区域多年来是对两国重要的战略水域。 路透社评论称,领海基线确立一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EEZ)的界限,在南海划分主权极为敏感。 中越两国虽然就南海主权争论不休,但在北部湾区域互动却相对平顺。 譬如2000年,越中不仅曾就划定北部湾界限达成了协议,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还在去年12月访问河内,双方并同意北部湾进行联合军事巡逻,2024年越中两国迄今已在该海域进行至少2次的联合巡逻。 因此,此次中国为何要在此刻就北部湾议题出手?
据此,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霍姆斯(James R. Homes)向BBC中文分析,中国的出手从历史上来看一直有迹可循。 他认为,中国在南海的战略中有一个模式,至少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当时美国从越南撤军,南越处于濒临失守崩溃的边缘,解放军海军和海上民兵有机会从南越手上夺下了西沙群岛的一些岛屿,因为当时中国研判,美国不会回到该地区为西沙群岛而战。 这种模式在1990年代的美济礁事件和2010年代的填海造岛行动中再次出现。 「中国会等待,直到对手与可能阻碍其目标的域外支持相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