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好转? 双边外长:尽早解决边境问题
|中国外长王毅与印度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周四(7月25日)在老挝主办的东协(ASEAN)外长会的场边晤谈,双方同意尽快解决边境争端。
根据印度外交部声明,这次会议聚焦于早日解决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LAC)沿线剩余的问题,以稳定并重建双边关系; 两国外长都认为有必要展开积极、迫切的合作,尽快达成全面的脱离接触(disengagement),即双方军队向后撤,避免接触。
「维护边境和平安宁,并尊重实际控制线,对于双边关系正常化来说至关重要。」 印方指出,两国将召开印中边境事务磋商与协调的工作机制会议,推动进一步讨论。
中国外交部亦强调沟通对话的重要,并称双方共同致力于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推动边境事务磋商取得新进展。 王毅表示,希望双方相向而行…… 中印关系重回正轨符合双方利益“。
这次会晤延续了两国外长今年7月4日的会谈进展,当时两人皆在哈萨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据印方当时声明,双方都认为「边境地区当前状况继续拖下去,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中方亦强调应一方面妥善处理并管控毕竟地区局势,一方面积极恢复展开正常交往。
印度考虑松绑中国投资限制
2020年,中印关系急转直下,两国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爆发了超过40年来最血腥的武装冲突,至少导致20名印度士兵、4名中国士兵死亡。
2022年,双方军队在另一主权争议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中国称藏南地区)再度起冲突。
今年3月,印度总理莫迪曾造访阿鲁纳恰尔邦,出席该区基础建设项目的揭幕仪式,其中包含一条通往达旺地区(Tawang)的隧道,该隧道使部队在边境区更方便通行。
此事引发中国外交部不满,对印度提出严正交涉,认为在双方边境问题未解之际,印度无权擅自对中国藏南地区进行开发; 印度则驳斥中国说法,主张该区一直都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过去4年来,中印皆增加了边境驻军与军备部署。 印度政府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也更严格管控,并且几乎全面停发给中国公民的签证; 一般认为,这是印度希望借经济手段来报复中国。
不过,近期中印关系有缓和迹象。 今年1月,路透社消息指印方有意松绑投资限制。 本周一(22日),印度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纳格斯瓦伦(V. Anantha Nageswaran)主张,若要增加印度的全球出口额,印度应把重点放在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此外,路透社7月中旬再引述知情的政府官员说法称,印度在考虑加快中国技师的签证核发流程。 此前,印度《经济时报》曾报道,由于中国技师签证问题,过去4年来导致印度电子制造业产值损失约150亿美元。 印度的电信、钢铁、太阳能板等产业需要中国技师来操作中国制的设备。
對於印度可能放寬簽證一事,中國官媒《中國日報》18日曾發表社論,認為此舉「有助於中印關係改善」。該文聲稱中國企業稱得上是印度「嚴苛營商環境」的「最大受害者」,並主張印度應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王毅會晤俄國外長
与印度外长会晤同一天,王毅也在东盟会议场边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见面,重申中俄关系将继续深化,盼能共同维护「以东盟为中心、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架构」,并且「防止域外势力破坏干涉」。
据中国外交部声明,王毅与拉夫罗夫还「就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议题交换意见」,拉夫罗夫「祝贺中方成功推动巴勒斯坦各派别签署《北京宣言》」。 该声明并未提及乌克兰或者俄乌战事。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本周造访中国,也曾与王毅见面。 中国的声明写道:「中方始终坚定致力于推动危机政治解决…… 乌俄双方都不同程度发出愿意谈判的信号,虽然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但我们支持一切有助于和平的努力。」 乌方则表示,目前尚未观察到俄方有诚意展开谈判。
中国政府近期一系列的外交斡旋举动引发关注。 除了接待乌克兰外长,也提供谈判场地给哈马斯、法塔赫等巴勒斯坦各派别,并针对第二托马斯礁(中方称仁爱礁,菲方称阿云津礁),与菲律宾达成临时运补协议。
《星岛日报》评论称,自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连续这几场「外交大戏」,可以视为对三中全会的「献礼」。
不过,美国之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分析指出,中国虽将自身形塑为和平推手形象,并企图展现自身是不同于美国、能代表全球南方的声音,但上述外交斡旋多为象征性质,实际的和平进程仍然有限。
(路透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