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CEO,捐了4.4亿
|中国地产行业进入深度变革期四年来,地产大佬们从中国慈善榜上逐渐隐去。贝壳一纸公告,打破了这个态势。
4月17日晚间,贝壳公告称,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彭永东拟捐赠900万股A类普通股。在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后,这笔资金将分别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以及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两者各自占比50%。
以4月17日贝壳港股收盘价51.95港元/股来算,这笔捐赠税前价值约4.68亿港元。即便放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这笔捐赠的金额也排在前列。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笔捐赠将助益于居住行业,同时也用事实破除了外界关于“天价年薪”的误解。
目前,彭永东持有贝壳股份占贝壳已发行股份的5.04%。由于贝壳特殊投票权的设计,在接下来捐赠开始实施后,彭永东仍能够因其超级投票权持有人地位,保持对贝壳控制权。
一名国际投行主管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贝壳采用的同股不同权(WVR)架构在创新型企业当中非常常见。它有别于传统公司“同股同权”的安排,一股代表多份表决权,让创新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制保持决策权。
即便是资本市场对于这种特殊架构的接纳,也经历了一段时间。港交所就曾因不接纳同股不同权的架构,在2013年与阿里巴巴失之交臂 。原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将此视为他港交所任职期间最难忘的挑战。
而根据港交所规定,“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需要超级投票权持有人的股份所对应的经济利益占比不得低于10%。在赴港交所上市前,作为超级投票权持有人彭永东持有的权益相对较低。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28日,彭永东持有贝壳3.1%股权以及有9.5%的投票权,左晖家族两只信托基金持有64.4%的投票权。
为满足港交所上市规则的要求,贝壳授予彭永东限制性股票。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彭永东持有贝壳A类普通股约8148万股,B类普通股10046万股,持有贝壳已发行股份的5.04%,拥有22.1%的投票权。
不过,限制性股票在会计规则上采用“直线摊销法”,这导致彭永东在获得限制性股票后,每年的“股权薪酬”科目产生了较大数额。
体现在财报中,则是彭永东的年薪从2021年时的847.8万元,逐步增长至2022年时的4.75亿元,2023年时的7.13亿元,2024年则为约4亿元。但细看财报可以看到,彭永东2024年“年薪”中,股份支付薪酬费用约3.89亿元。
换而言之,彭永东每年看则数亿的“年薪”, 并非他实际到手的现金收入,而是会计规则下的账面处理。
靠着如今这笔捐赠,彭永东在保持贝壳控制权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以公益形式将股权激励转化为行业支持资金。
2024年,贝壳净收入同比增长20.2%至935亿元。其中,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至143亿元,家装家居收入增长36%至148亿元,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彭永东的捐赠,是在反哺服务者生态,通过改善服务者生态夯实“一体”根基的同时,通过租客帮扶扩大“租赁”羽翼。
通过将股权激励转化为行业公益,贝壳试图构建一个更可持续的价值分配体系。
这或许正是贝壳对左晖遗产的最佳继承。当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GMV(总交易额),而是能否让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彭永东在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