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山:大陆学界看台湾选后两岸情势

台湾总统选举进入倒数计时,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定于一尊; 在野党针对蓝白合问题,仍处于协商过程当中。 赖清德说中共最希望「蓝白合」,因为想在台湾扶植一个「亲中政权」。 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是:中共基于本身的利益,不希望见到一名务实台独工作者在台湾掌握政权; 至于胜选后取得执政地位的蓝白联合政府,是否会采取「亲中」立场的问题,赖清德的想像恐怕和中共的期待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差距。

最近对岸频频邀请台湾学者举行两岸关系研讨会,目的除了要了解台湾选情之外,并据此做为研判选后两岸情势的一个参考。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圆桌会议,主题就是「关键时刻如何抉择?」 我认为对岸学者和智库人士的一些看法,也有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中共对于赖清德的态度,与过去对陈水扁和蔡英文有明显的不同。 陆方有学者指出,对赖没有「观察期」; 如赖胜选,中共就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我认为斗争分「武斗」和「文斗」,「武斗」代表两岸兵戎相见,「文斗」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陆方学者认为,决定用武的关键因素不是实力,而是要看条件。 「台独」当然是引发中共对台用武的首要因素。 从中共建政以来参与的历次对外战争看,无论是中印边界冲突、中苏「珍宝岛事件」和中越战争,都和中共诉求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有关,中共会为此不计任何代价诉诸武力。

虽然中共至今仍强调两岸「和平统一」,但大陆学者提醒,根据中共《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当「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大陆学者指出,俄乌战争和以巴冲突使大陆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要求短期内解决「台湾问题」,对台用武的音量快速上升。

过去大陆学界都避免提及统一「时间表」的问题,但最近有学者提及2025年、2025年至2028年、2032年、2032年至2035年等两岸可能爆发战争的不同说法,而俄乌战争则提供中共兵棋推演的一个范例。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中共统一台湾的上上之策。 中共预计明年选前一天公布对台贸易堡垒调查结果,并声称将研究取消两岸经济合作架构(ECFA)早收清单关税优惠,显示经济是中共因应选后台湾新情势,优先考量的一个政策工具。

有大陆学者建议2024年选后,可视情况再决定是否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如果蓝白合胜选,因两岸有望恢复全面交流,故不宜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 如赖清德胜选,则应在520后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即在部分中止ECFA的同时,分析评估其对台湾人民权益及两岸关系造成的冲击后,再确定是否继续循序渐进地增加中止ECFA的其他部分项目,或完全中止ECFA,以对民进党当局造成更大的打击。

两岸学者都同意中美关系是影响选后两岸情势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月28日结束了他对美国为期三天的访问。 王毅此行紧凑而低调,和包括国务卿布林肯、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等在内的美方高层,密谈总共超过了10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王毅与拜登总统的会晤,较原先计划的半小时,延续至一小时。 此外,与过去中美高层对话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美方专门提到竞争不是定义中美关系的全部内容,合作也是定义中美关系的一部分。 这次王毅访美,双方就提出一系列的合作清单。

整体而言,王毅访美后中美关系确实出现缓和的新动向。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归纳其背后的动因为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领域来看,拜登政府认识到美国无法跟中国全面脱钩; 中国也希望缓和大陆内部经济发展所受到的压力;

第二,从外交领域来看,拜登希望维持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故需要和中国合作来处理世界上的很多问题,以巴冲突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也需要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缓解外部所受到的各种压力;

第三,从人文交流的领域来看,中美对于包括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双方同样互有需求。

吴心伯认为,观察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是缓和或是改善,有两个指标:一是看即将到来的旧金山「拜习会」能产生多大程度上的实质成果; 二是峰会后中美关系的走势,尤其是拜登是否还认为有缓和关系的政治需要。

毫无疑问,「台湾问题」必是王毅此次美国之行,以及未来「拜习会」讨论的重大议题。 吴心伯特别指出,中美关系接下来会受到两个重大事件的冲击:即是明年1月的台湾总统选举和随后的美国大选。 吴心伯认为,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两岸关系会进一步趋紧,从而会外溢到中美关系,最后可能导致前一段时间缓和的局面,就此告一段落。

我认为,中美双方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仍未形成共识,目前唯一的交集之处就是「避险」,即避免因台湾内部的「小气候」,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大气候」。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选前多次访台,目的除了确定民进党不越过「红线」,也希望「超前部署」,深入了解在野党一旦胜选,会采取什么样的大陆政策。

中共声称台湾任何选举都是地方事务; 我认为即便中共有意「介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何况,过去的经验显示,北京在台湾选战期间的涉台言行,常被民进党用来炒作芒果干。 因此,针对明年这场事关重大的台湾大选,中共的对策应是「拭目以待」(wait and see)。

【作者 赵春山/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