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鼓励年轻人下乡工作 就怕千万失业人口转「愤青」

中国今年有1200万大学毕业生,但4月青年失业率已突破20%,年轻人持续找不到工作,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若进一步转为「愤青」,更是北京当局的更大的噩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登高一呼要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后,越来越多省已推动鼓励青年下乡工作,欲借此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并同时振兴农村经济。

4月青年失业率达20.4% 创历史新高纪录

中国政府自2018年开始公布16~24岁青年失业率,2018年1月为11.2%,之后呈现一路攀升,尤其是过去3年实施疫情封控政策,加上当局针对补教业、网路科技业严厉监管,相关行业工作机会锐减,更导致青年失业率持续恶化,去年平均水平超过17%,今年4月更创下20.4%的历史新高纪录,落到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一样的水平。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聂日明向美国《纽约时报》表示,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年轻人找的是技术、教育、医学方面的工作,但这些行业过去几年成长速度比较慢,科技业不仅没有增长,而且还遭遇了毁灭的打击。

红二代、现任伦敦政经学院教授金刻羽5月23日在《华尔街日报》刊出评论文章,他分析,中国青年失业问题关键在于接受的教育、具备的技能与职缺机会严重不匹配。 中国当下大量需要的并非高阶学位,而是针对操作复杂设备或运行自动化系统等工作的技术和职业培训。

广东省3年号召30万大学毕业生下乡

北京当局很清楚青年高失业率是结构性问题,先前发生的白纸革命运动也让当局见识到年轻人敢于上街抗争,为避免更多未来失业青年转为「愤青」,各省政府正在扩大鼓励青年到广阔、欠开发的农村工作。

江苏省计划每年向农村地区输送至少2000名大学毕业生。 广东省计划到2025年底号召30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 习近平在10多岁青少年时期,曾经到陕西贫困农村生活、工作,中国官媒解读,这是习近平成为国家领导人重要的历练。

上海政治评论员江枫4月18日在美国之音刊登的评论文章中指出,中国政府推动青年下乡服务并非新政策。 广东省30万青年下乡计划,只是4年前共青团中央某组织3年内千万下乡支农计划的最新方案,该计划被疫情冻结3年后复活,且在当下青年危机临界爆发的形势下,更像是团委系统的一个试探性政策,彰显团委官僚机构存在感,并汲取行政资源。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导分析,中国政府现阶段推动青年下乡计划,类似毛泽东时代推动的「上山下乡」运动,不同之处是非强制性,青年可决定自己是否下乡。 但选择下乡的大学毕业生多是因没考上研究所、暂时无法找到城市工作才愿意到农村工作,且并无久留之意。

城乡收入差距大 没人想在农村定居

过去10年中国经济高度发展,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很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农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133元人民币,城市地区为4万9283元人民币。 农村收入对城市青年难有吸引力。

去年从大学毕业的李青向《南华早报》表示,今年初以来一直在江苏省扬州市乡镇政府的乡村振兴计划中工作,并同时准备公务员考试。 她说:「农村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选择,每月有几千元住宿和交通补贴,但除学到做人、政府严谨工作风气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学到,这样的经验对未来帮助不大,不会让你在企业面试时有所加分。 很少有青年会如当局希望的留在农村长期定居。」

广州市大二学生黄琼则指出,对到农村工作不感兴趣,因为看不到农村地区职业前景,「政府只是让青年在基层政府机构所规划的职位上做杂事,农村经济不景气,毕业生几乎不可能创业,最多开奶茶店。」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