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会像中国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下一个基辛格吗?

在积极投入支持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竞选活动并成功帮助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科技实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影响力高涨。 马斯克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引发外界对其未来在美中关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的讨论,有些甚至猜想他可能会成为中国所希望的下一个基辛格。 马斯克会像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一样促进美中关系,特别是美中科技关系的发展吗?

特朗普提名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
即将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星期二(11月12日)宣布提名马斯克和硅谷科技投资者维维克·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合作领导一个改善联邦政府效率的“政府效率部”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特朗普的声明说:「这两位杰出的美国人将共同为我的行政当局瓦解政府官僚机构,削减多余的监管,减少浪费的开支,重组联邦机构铺平道路–这对于『拯救美国’运动至关重要。」

马斯克是特朗普的最主要的政治捐助者之一。 根据CNN报道,马斯克力挺特朗普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在2024年的竞选中投入了超过1.18亿美元

但马斯克不太可能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全职。 消息人士先前对CNN表示,由于马斯克领导的产业众多,他不太可能想要一个全职的政府职位; 另外,其私人商业利益与政府角色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正式的全职政府官员职位往往受到政府道德规则的约束。

但这并不影响外界对于马斯克可能成为下一个基辛格的猜测。 去年11月去世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自1971年7月首次访问北京以来,因推动美中关系正常化,在中国深受赞誉。 基辛格卸下政府官员职务后,持续以非官方外交使节的身份会见中国领导人。 在去世前几个月,基辛格在北京还获得了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接见。

马斯克与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他的政治能力?
基辛格过世后,美中关系似乎缺少了一个在美中两国都深得信任的非官方角色。 有迹象显示,中国方面希望马斯克能够填补这一空缺。 中国媒体和智库近日也公开寻找基辛格。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中国商务和经济董事项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对美国财经媒体CNBC表示,「过去几个月,中国普遍对马斯克是否可以成为新的基辛格,帮助促成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协议感到好奇。」

《华尔街日报》引述策略顾问公司欧亚集团创办人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的话说,中国领导人正在试图寻找平衡美中关系的可能:「中国高层领导人正在谈论伊隆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作用」。

布雷默甚至断言:“埃隆决定与特朗普结盟,这基本上决定了他在中国的未来将取决于他能否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

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在上海经营超级工厂。 有别于通用、大众等外国车企在中国必须合资建厂的限制,特斯拉被允许全资建厂。

马斯克去年访问中国时,明确在北京对中国官员表示他反对美中技术脱钩。

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郑永年对微信公众号「大湾区评论」表示:“不要小看马斯克所代表的(硅谷)群体,用中国的话来说,他们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

一些分析家认为,如果马斯克成为一个类似基辛格那样的游走美中之间的非官方使节,这不仅对马斯克的旗下产业是一个利好消息,也是北京愿意接受的安排。

英国皇家国防安全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副研究员、中国外交政策专家英莎莉(Sari Arho Havrén)对美国之音说:「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密切关系可能有利于特斯拉的创新活动,有利于特斯拉未来在美国的监管和授权程序,使其能够扩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这反过来可能也会对特斯拉在中国有所帮助,他将继续提供中国可能想要的东西,他与美国总统的密切关系肯定会提高他在中国的地位,他很容易被视为北京和特朗普总统之间的渠道和中间人。 」

特朗普或用马斯克赴北京试水温?
关税可能是北京希望马斯克软化特朗普对华强硬姿态的议题之一。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预计,其针对中国的经济和技术政策将格外聚焦关税和技术出口管制措施。 特朗普已经表示,要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加征60%或更高的关税。

加拿大多伦多策略顾问公司「地缘政治商业(Geopolitical Business)」创办人阿比舒尔·普拉卡什(Abishur Prakash)认为,虽然马斯克得到了特朗普的器重,但马斯克对特朗普中国政策的影响力不应太高期望。

原因之一是,不同于基辛格,马斯克充当美中之间的「掮客」会因利益冲突而面临许多阻力。

普拉卡什对美国之音说:「如果马斯克去努力降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打消特朗普的行动,与此同时,马斯克在中国的足迹广泛……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利益冲突…… 这不仅会敲响国家安全的警钟,也将敲响经济安全的警钟。」

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2023年占全球销售量的33%。 但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量出现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10月销售了6,8,280辆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同比下降5.3%。

不过,普拉卡什推测,特朗普可能会利用马斯克与北京的关系,试探中国方面对美国政策的可能反应。

他说:「特朗普可能会利用马斯克在北京试水,了解中国在特朗普采取一些新行动之前或之后的情况–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也将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 」

从电动车到星链,马斯克作用举足轻重
由于马斯克麾下企业在电动车、火箭发射、卫星网络等科技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他的意见将有可能改变美中两国通过科技竞争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的未来走向。

例如,在如何应对与中国在电动车竞争的问题上,目前北美和欧洲国家将关税作为主要对抗手段——拜登政府已经将针对中国的电动车关税从25%提高到了100%。 普拉卡什说,马斯克可能引领政策,从供应链环节提高西方车商的竞争力。

普拉卡什说:「现在西方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以中国无法控制的方式建立安全的电动车供应链,从锂到实体电池… 与此相关的是中国的国家补贴,这使得中国的电动车价格非常低廉。 」

「如果马斯克参与其中,他将在如何建立安全的电动车供应链方面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普拉卡什说:「马斯克可能会为西方应对中国电动车提出一条不同的前进道路。 」

他说:“他可能会找出美国可以利用的某些地缘政治差距和机会,而不仅仅是关税。 ”

同时,美中两国在卫星网络技术竞争中,同时希望向世界各国兜售自己的技术。

预计马斯克旗下的卫星网络服务「星链」(Starlink)将在美中地缘政治竞争中发挥作用。 中国正在挑战美国星链,试图建立自己的卫星网络。

普拉卡什说:「将星链推向世界对美国来说将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如果特朗普开始在世界各地签署新的(贸易)协议,包括为太空网络计画提供资金或让星链或其他美国太空互联网公司参与这些项目,我不会感到惊讶。」

不过,有分析家认为,马斯克在涉华问题上的一些暧昧态度和有争议表态,可能限制其参与美国对华决策的广度。

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马斯克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华尔街日报》今年10月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曾在去年年底要求马斯克不要为台湾启动星链服务。 前俄罗斯情报官员说,俄罗斯直接这项要求是为了送给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一个人情。

马斯克去年将台湾比喻为「中国的夏威夷」的言论也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提议让台湾成为类似香港的特别行政区。

英莎莉对美国之音说,马斯克卷入美中台三方博弈,利益冲突可见一斑。 「尤其是在与太空探索(SpaceX)等技术相关的美国国家安全领域,以及半导体领域,因为马斯克支持中国吞并台湾–而美国依赖台湾芯片。」她说。

对华强硬派纷纷被提名,马斯克的影响力可能受限
虽然目前不清楚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多大程度上会重复第一任期的谈判风格,以及美中贸易战、科技战是否会升级,但特朗普胜选后迅速进行的内阁提名过程中,多位对中国持强硬立场的鹰派人物入局,令人瞩目。 马斯克应该是目前获得特朗普提名的人中唯一对中国态度比较温和的。

11月13日,特朗普正式宣布提名代表佛罗里达州的联邦参议员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出任美国国务卿。 前一天,美国国会众议员麦可·沃尔兹(Michael Waltz)被正式提名出任国家安全顾问。

鲁比奥和沃尔兹都被视为对华强硬派。 鲁比奥长期在人权、台湾、香港、新疆维吾尔人议题上抨击中国,推动通过《台湾旅行法》、《香港人权与民主法》、《维吾尔人权政策法》,因此遭到中国政府制裁。

沃尔兹曾呼吁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张调查新冠病毒起源,并批评中国政府侵犯维吾尔人权。

华盛顿智库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贸易政策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Clark Packard)对美国之音说,特朗普的中国政策,取决于「是更鹰派的声音是否更占上风,还是那些更想(同中国)达成协议的人」。

观察家认为,马斯克即便对华友好,其影响力也难以触动特朗普在关税和对华科技限制等核心议题上的坚持。

英莎莉说:「很难想像,特朗普会因为马斯克而突然放弃在这些领域对抗中国。 在政治上,中美之间的局势可能很容易恶化,这可能会损害马斯克在中国的业务。」

特朗普还没有宣布美国贸易代表提名人选,但有报道说,特朗普有可能邀请在他第一任期内担任美国贸易代表的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回炉。 莱特希泽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帮助实施了关税政策。

虽然美国科技界普遍反对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但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领袖表示欢迎特朗普有关降低政府监管的竞选承诺,选择与下届政府积极接触。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主席前政策顾问、数据问题专家内森·利默(Nathan Leamer)说,包括硅谷在内的越来越多的行业领袖正在认同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立场。

他对美国之音说:「(科技)产业领袖也意识到中国是一个真正的威胁,并正在努力制定美国标准,使他们能够在国际上竞争。 我也预期本届政府将继续采取强硬立场,以缓解对中共日益增长的担忧。」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