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黎世报:中国没法被唱衰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中国陷入危机,但是中共统治依然不受挑战”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中国经济降温,让许多观察人士都认为,中共与民众之间“政治自由换经济繁荣”的默契濒临破裂,但是习近平的执政根基其实要稳固得多。

“在中国以外,越来越多的人以为,中国已经越过了巅峰,即将进入衰落期。 但是这样的论断为时过早。 首先,这个国家远远没有面临经济崩溃。 中国既没有陷入衰退也没有陷入金融危机,它只不过是遇到了增速放缓而已。 其次,中国的政治体系也没有濒临衰败。 诚然,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永远掌权,但是中共却已经执政了七十多年。 它既能经受增速放缓的考验,也能度过信任危机。 中共的权力根基是稳固的,这个专制政权的韧性来自于一个革命政党的建党初衷、改变适应的能力、无可争议的绩效能力、成熟的镇压体系。 ”

作者接着指出,中共已经在文革后有过一次自我纠错、改弦更张的经历,其改革开放政策成功地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塑造了数亿中产阶级。 而中共历史上多次政治运动的经验,也让北京有足够能力来确保改革开放不促成政治更迭,反而进一步巩固权力根基。 而中国在监控民众的技术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正在让北京成为“高科技完美独裁”:民众拥有很大程度的自由,但是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镇压机器的运作方式也并非总是粗暴,而经常以温和精确的方式运转。

“习近平当政后,中共面临更多的挑战,所以他削减了自由、迟滞了改革,转而加强安全机关。 这样的做法肯定伤害到了经济。 眼下的经济降温不仅仅归咎于经济结构问题,也要归咎于习近平的上述做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共就失去了改变适应的能力。 毕竟,习近平去年就出人意料地让防疫政策急剧转向。 ”

“中国正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 房地产市场陷入危机,青年失业率高企,地方政府负债率居高不下,这都构成了政治风险。 但是就此认为中国陷入衰退,则言过其实。 自从千禧年之后,中国衰败论反复出现在国际舆论中,但也每每北证明是错误的。 现在,伴随着中国经济危机,这种论调以’中国巅峰已过’的形式卷土重来。 这种论调隐含着一种满足感,是一种奇怪的一厢情愿。 要是中国失败了,将产生严重的全球后果。 更加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不要押注于中国的衰败,我们必须继续认为中国会保持强大。 ”

维也纳出版的《信使报》以“美中对抗,欧洲在哪里? “为题,刊发由奥地利商会前主席Christoph Leitl撰写的客席评论。 文章指出,如今的美国只能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但是已经无法彻底遏制中国崛起,因此今后的世界不可能是单极的。 中国试图改写由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规则,必然导致一系列冲突,而欧洲在其中能够扮演的角色则十分微妙。

“就在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只有美国和中国能够决定世界今后的命运。 那么,欧洲又能做些什么呢? 欧洲又必须做些什么? 欧洲可以在美国治理模式与中国治理模式之外提出自己的模式。 欧洲必须明确提出将个体绩效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生态社会市场经济,欧洲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走在创新的最前沿,证明自己有能力解决好移民、气候危机、人工智能等全球性的挑战,还必须找到全球伙伴关系的新规则。 ”
“所以,欧洲必须成为多极世界的共同塑造者,拥有自己的倡议、行动领域,并且具备让全球所有地区组成全新共同体的理念。 只有这样,我们欧洲人才能取得成功。 “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